好学网:让每一次开屏都有获得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印象》编辑部  发布时间:2009-11-30  ★★★加入收藏〗〖手机版
熊晓鸽:打造中国的媒体帝国
摘要:题记:紧紧追随你的梦想,无论命运把你带向何方。38块美金闯美国熊晓鸽曾有过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梦想:物理学家、歌唱家、一流的记者等等,但没想到最终他成为了一名企业高管——IDG全球高级副总裁……

题记:紧紧追随你的梦想,无论命运把你带向何方

38块美金闯美国

熊晓鸽曾有过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梦想:物理学家、歌唱家、一流的记者等等,但没想到最终他成为了一名企业高管——IDG全球高级副总裁、“IDG在中国的法人代表兼发言人”。他认为,正是之前的一系列梦想,带来影响他命运的一次次机遇和合作伙伴。

  1977年恢复高考后,熊晓鸽考上湖南大学外语系。上大学后,因为一直办校报,在湖南大学学完外语本科之后,熊晓鸽致力于向新闻方向靠拢,做起了记者梦。1984年熊晓鸽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文采编专业。

1986年上半年,他开始到新华社实习,接触到很多国内新闻界的事,年轻时代的最后一个梦想基本实现。研究生生活行将结束的时候,熊晓鸽做了一个决定:去美国。他很顺利就申请到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奖学金。当他把自己在国内的财产处理掉,买了一张机票和一些衣服后,兜里只剩下38块美金了。

就这样他去了美国。他首先面对的是该怎样活下去。他在美国的经济担保人原来是他的大学老师。担保人把熊晓鸽接到学校的临时宿舍,为他交了44块钱,够住两个晚上。临走时,还塞给他100美元,然后对他说:“把你的帐单寄给我,我替你付掉。”这话让熊晓鸽终身难忘。幸运的是,第二天到学校报到时,熊晓鸽就找到了一个助教的职位,每月可以拿到375美金。同样是在这天,他还找到了一处适合自己经济条件的新住处,与四个人共同分租一个一房一厅的单元房,每个月只交100美金。他刚搬好家,又在新家门口找到一份组装自行车的工作。这样的一天让熊晓鸽对自己非常自信。他立即给经济担保人打电话说:“你不用为我付帐单了,因为我在一天之内找到了两份工作。”担保人说:“我们全家都为你骄傲!”

“中国引入高科技产业风险基金的第一人”

在波士顿大学,他8个月读完硕士。毕业典礼上,他得到学校给予的另一项奖学金,资助他攻读国际关系和传播跨学科博士学位。半年后,他又得到了弗莱彻法律外交学院的国际关系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得到奖学金后他就转学了。

1991年,熊晓鸽从美国卡纳斯出版公司跳槽到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公司。半年后,他成为了“亚洲开发主任”。随着IDG越来越注意开发中国市场,公司决定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事务进行一次总体研究。1992年圣诞前,IDG董事长麦戈文要求熊晓鸽、公司驻台湾的一名资深副总裁,还有驻香港的一名总经理各自拿出今后开发的计划书。得到指示后,熊晓鸽连圣诞节也没有过,忙着写计划书。这份计划很复杂,必须把各个亚洲国家的材料都准备齐才能动笔。因为怕太长不好看,熊晓鸽写完后把文章长度缩短,从两万字的原稿压缩成为三千字的成品稿。当波士顿人为迎接新年到来而狂欢时,熊晓鸽一人在办公室工作。1月2日,他按时递交了计划书。没有料到的是,写计划的三个人中只有他交了计划书。结果,驻台湾的高级副总裁奉调回总部,香港的总经理也离开了公司,熊晓鸽的计划最终被通过了,正式成为“IDG 亚太区总裁”,整个公司在亚洲的事务全由他一人负责。

1993年6月,IDG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家风投公司——上海太平洋技术创业投资公司,熊晓鸽是第一任总经理。1999年互联网热起来的时候,熊晓鸽就把它变成了合伙人制,使大家能够在一个团队里很平等地交流。

在拉斯维加斯一美元赌注都不愿意下的熊晓鸽,把自己当最大的“赌注”押在了中国。1993年,IDG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先后在京、沪、穗等地抢滩登陆。几年下来,市场营业额平均增长率高达70%。当熊晓鸽们一屉一屉出笼大闸蟹,享受成功的鲜美滋味时,后来的人才刚刚找地儿培育螃蟹苗。熊晓鸽们12年来投资了100多个公司,评估了几千家公司,创造了几万个就业机会,也创造了一些亿万富翁。

熊晓鸽常常说一句话:“人生最大的赌注是你自己,你要敢赌你的明天比今天好,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熊晓鸽式的激情,也是支持他十多年来在中国做风险投资的内在动力。回头看看这十多年的路,走得并不轻松,因为中国不比国外,没有良好健全的评估系统和退出机制;不过这条路走得很精彩,因为当今的中国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经济高增长,有全世界都羡慕的投资机会,这给了熊晓鸽迎接挑战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