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网:让每一次开屏都有获得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文/陈志武  发布时间:2010-07-08  ★★★加入收藏〗〖手机版
陈志武:文化变迁的金融逻辑
摘要:如何从金融、金融交易的角度来理解文化变迁?换言之,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究竟跟金融市场的发展有何关系?我们可以从中国人“家”的概念开始理解。…

比如说休妻,共有七条。唐朝休妻的第一条原因是无子,这也是最重要的休妻理由。大概算来,所有七条休妻理由中至少有五条是跟养子防老的经济安全、交易、风险交易安全有关。我们知道,中国原来有纳妾传统,也有娶几个媳妇或妻子的传统。因为如果一男人只有一妻的话,那这个妻子有可能不能生孩子;或能生小孩,也许只是女儿,而那时只生女儿的话,嫁出去就属别人家,那整个家族,老的少的,生活安全无法保障;或即使生儿子,也许只能生一个,也很麻烦。就如今天人们买股票,做投资,很多股票专家会说,千万别把所有钱,都砸在一支股票上,打个比方,就是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万一篮子砸下来,所有鸡蛋都砸掉了。一句话,就像买股票分散投资一般,为什么中国人说“多子多福”,实际上是从降低风险,即风险最小化的角度来讲此事。

从金融逻辑的角度,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在2000多年前出现了儒家文化,尽管五四运动很多先知先觉轰击儒家文化中非理性、或不合理的安排,也呼吁打倒孔家店。但到后来我们发现,即使今天,即使把孔家店打倒了,如果外部金融市场没有发达起来,或没有发展起来,那么“孔家店”还是可以给中国人提供安全保障的需要。

事实上,“夫妻双双把家还”还体现出“家”和婚姻作为生产单位,作为风险交易单位,其功能使“家”的含义越来越被解体,但作为爱情的家,情感的家,在中国社会正以非快的速度重新上升,或者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让家庭重新定位在情感交流,定义在爱的层面上。那中国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今天到底是什么样子?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曾对很多中国的大城市,省会城市,地区城市,县城,村庄,做了众多问卷调查。调查发现不同地方,由于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不同,或者说金融进入的程度不同,对不同地区人的观念,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举例来说,在“为什么要生小孩”问卷中,调查提供的答案有:第一,爱小孩,出于爱,出于感情;第二,养子防老(经济原因);第三,传宗接代(非经济,非情感原因);第四,其它原因。调查结果是:北京,大概62%的人会说,因为感情,因为爱孩子,所以生小孩;省会城市56%的人作同样的回答;而地区市45%,县城约50%的人作此回答,但农村大概只有20%的人说是因为感情。

而在回答养子防老问题时,因为经济功能,防止经济风险而生孩子的比例,北京16%,大中城市比例在18%到30%左右,县城30%,农村正好相反,62%的农村人认为是因为养子防老这个经济关系,所以去生小孩。

由此看来,如果从文化和价值体系的意义来理解,现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城市、县城,价值观念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我在北京的很多朋友,其生活条件和收入越来越高,保险、养老方方面面安排都已安排好,他们不像原来中国传统的父母那样,看到自己儿女便想到未来的生活安全。实际上,这从另一角度说明,中国的子女,特别是城市子女,已经从交易工具中解放出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最终可以解放个人,具体到能把中国的子女从交易工具、交易目的中解放出来。

今天,在中国的大城市或中等城市,家庭正在从原来的垂直金字塔式的名分等级,辈分等级次序的结构中慢慢转移到更加偏平,更加水平,人人平等的家庭结构中,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经济交易功能、利益交换的功能已将中国的家庭剥离出来,由金融市场来取而代之。新型的中国家庭,更多的是以情感交流,以爱情来定位。

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人会认为这种转型带来的是更高的离婚率,让人们感到结婚以后,也没有太多安全感,但从另一角度讲,爱情终于在中国社会,能够成为婚姻的最主要基础,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给中国人带来个人解放和个人幸福的象征。

所以,现代金融产品,以其非人格化的特征达到中国传统家庭养子防老、实现生老病残风险交易、价值跨期配置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四世同堂”的交易体系无法再形成,它有可能让我们从家庭家族伦理责任中,把一些传统功能剥离出来,这或许在中国社会的转型进程中,推动产生一种刚性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