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脉湘水,穿南行北,流转了几世沧桑;麓山含翠,风雨相谐,滋养出多少文华。青瓦白墙,茂林修竹,一座千年的庭院,古朴质拙,却滋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才俊杰。而从湘楚大地走来的伍继延,秉承书院的诗性精神,左手从文,右手经商,于纷纷扰扰的红尘中,寻得了心灵的归宿。
他本不叫武陵,父母给他的名字是伍继延。只因出生在湘水之阴的古罗子国,又取了陶渊明那理想国的意思,他便成了一个终生“捕鱼、逐日”的武陵人。在房地产界,大家记住了武陵,却把伍继延这个名字淡忘了。
1979年,这位15岁跳级考进湖南大学的少年天才,入学后发现自己对父母选的计算机专业并不很感兴趣,于是在兼顾专业学习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文学。四年的时间里,在背倚麓山膝横湘水的千年庭院中,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只有这么一系列的历练:经过世俗中建功立业的冲动,经过儒家积极入世的教育和熏陶,又经过佛家遁入空门的诱惑,才能到达峰巅。那时才会看到山的背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才会在入世的烦恼和出世的冲动中找到平衡:‘用入世的情怀出世,用出世的心态入世。’”
伍继延从此和文学书籍交上了朋友,并结识了许多有着相同爱好的同学,他们在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书院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其中就有前不久过世的著名诗人作家江堤。毕业留校工作后,为了让“八十年代新一代”激扬的文字有一个载体,他在湖大创办了《湖大青年》;今天我们翻阅这本具有悠久历史的校园刊物,我们会触摸到他曾经在这本刊物中凝聚的心血。
整整7年在麓山湘水间的修炼,奠定了伍继延“出湖”的根基。
激情燃烧的日子
22岁时,伍继延到清华大学社科系攻读研究生。“到北京是我第一次真正地告别故乡,当时我想知道自己从故土连根拨起后还能不能长得很好。” 临别之时,伍继延和江堤、春源以 “追寻楚文化”为题,用一个月时间环绕洞庭湖,骑着自行车做了一次家乡的告别之旅。“我们很艰难地在大地上前进,我以为自己还会回来,但我没想到自己却越走越远。” 理工科出身的伍继延考入清华大学念文科,在社会科学系攻读研究生,人称“清华异类”。
清华毕业后赴刚建省的海南省体制改革办公室工作,他活跃的思维在改革的前沿阵地得以放飞。其间,他直接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海南经济特区各项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参与编写的《当代中国的海南》、《当代中国的经济特区》先后正式出版。
“历史也会出现拐弯、曲折。到了90年代,我们不再更多讨论‘主义’,而是回到胡适当年的‘多解决问题,少谈些主义’。如何解决问题?我们意识到,要影响社会,必须要有一种物质性的现实的力量,不只是一腔热血。”伍继延这句话道出了九十年代知识分子转型后的一种思想路径,更体现出从岳麓书院传承下来的做好具体小事的那种“自卑”精神和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特质。
90年代初,伍继延和那个年代大批知识分子一样,选择了界于在朝为官和在野为民之间的第三条路——下海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