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网:让每一次开屏都有获得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湘杰  发布时间:2010-06-20  ★★★加入收藏〗〖手机版
春江水暖新湖湘——写在张春贤书记离湘之际
摘要:春江水暖新湖湘 ——写在张春贤书记离湘之际…

春江水暖新湖湘
——写在张春贤书记离湘之际

文/刘湘杰

4月24日,一个令湖南人难以释怀的日子。

张春贤带着春天的脚步走了,去了更需要他播撒春之声的边陲——新疆。

湖南人民不会忘记,2005年12月,张春贤以交通部长的高位空降湖南,4年多来,他始终秉持“谋新局、开新面”的全“新”执政理念,在一个历来重文、尚武 、亲政的人文荟萃之地,又鼓捣出了一个风生水起的商业湖南。

2006年湖南GDP增速为12%;2007年14.4%,超越北京,创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历史新高,排名全国第十二;2008年12.8%,超越福建,排名全国第十一,首度进入全国增速排名前十;2009年超越排名全国第十的湖北,进入全国GDP十强,中部第一。

湖南人民感恩张书记,并将与历史一同铭记,张春贤带给湖南的“四新”财富。

“一化三基”新谋略

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初到湖南的张春贤倍感压力,而一份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正好描绘了湖南的尴尬:2005年湖南人均GDP为7554元,在全国排第20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19元,不仅低于东部地区的所有省份,还低于西部地区的新疆、重庆、内蒙古。

此前,湖南的GDP连续多年增速排名在全国20名以后,GDP总量从以前的前10名,逐步下跌到2005年的前13名。湖南作为中国中部面积最大的省份,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之一的工业化水平,在中部六省中只排名第5,无疑处于“中部塌陷”论调的风口浪尖。

表现在宏观层面上,湖南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工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滞后;二是农业大而不强;三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仍是主要的制约瓶颈。

湖南经济短腿就在工业,长期以来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40%。经过充分的调研,张春贤没有被当时甚嚣尘上的重服务业、轻投资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所迷惑,而是深感,农业大省的经济增长不能局限于从农业中寻找动力,湖南实现增长的途径更应该是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与现代农业。在深入分析了湖南工业偏弱、农业比重偏大、城市化水平偏低等先天不足后,张春贤最后给出的答案是:“一化三基!”他强调,要“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基础工作、基础产业建设,这是事关湖南发展的关键,事关湖南长远竞争力,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而这一决策的正确性很快被2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所验证。

2006年4月,一个新词——新型工业化,赫然出现在湖南的媒体上。

2007年2月,湖南《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湖南新型工业化考核指标体系及奖励办法(试行)》出台,规划安排3亿元引导资金,加速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连贯动作”,为湖南经济的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2008年,湖南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3500亿元,增长18.4%;在2007年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00亿元的基础上,又新增食品加工、石化、钢铁、有色等四个过1000亿元产业。

与此同时,湖南仍实现粮食连续四年增产。

佐证这种新型视野的工业化推进之举的是,湖南将年销售收入只有几十亿的长丰交给广汽这个千亿级别的汽车企业的同时,也换回了广汽带来的几百亿的汽车产业的投资。5年内广汽长丰销售收入将做大到400亿、利税50亿。此后,北京时间7月6日晚,作为胡锦涛主席访问意大利的重要商业签约项目,广汽和菲亚特在罗马正式签署了合资企业基础协议。双方分别将以50比50的股比在湖南长沙注册成立合资公司,生产轿车和发动机。总投资超过4亿欧元。这两个汽车大项目在湖南的投资,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湖南汽车产业很快会进入千亿产业。